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高校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百余学生实践创业阶梯圆梦

2016/1/4 10:43:2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华南理工大学,有一座被称为“创业岛”的圆形建筑,这是该校每一个创业学生心中的理想热土。在这座专门设立的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里,聚集了数十个学生创业项目,百余位创业梦想的实践者。

  在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岛这样的创新创业基地还有很多。每当走近这些“创业牛人”,总能感受到学生对待创新创业的澎湃热情,更能感悟到这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鲜明特色。

  孕育:创新创业基因的沃土

  在华南理工大学,一直流传着“彩电三剑客”的故事——该校同一班级的3位学生,毕业后创办了3家电器公司,其彩电产量一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他们是陈伟荣、黄宏生和李东生,他们创办的公司分别是康佳、创维和TCL。

  “彩电三剑客”是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从组建之初的“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到如今工科世界前50强,被誉为“工程师摇篮”和“企业家摇篮”的华南理工大学既拥有理工为主的学科优势,又有地处广东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天时地利优势。其天然的创新创业基因和浓厚的创业文化孕育出了大批“创新迷”“创业家”。

  优蜜移动的创始人陈第便是这个摇篮里孕育出的一位青年企业家。他的公司前不久刚刚在新三板上市。2006年,陈第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刚踏入校门,他就被“彩电三剑客”的故事打动。从大一代理信用卡到大二开发技术项目,再到毕业前注册公司正式创业,陈第在校园里收获了最宝贵的成长。

  软件学院“95”后学生邓佳鸣,对编程十分痴迷。入校后,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和崇尚技术的专业氛围让他如鱼得水,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组建了工作室,先后开发了录取通知书公益项目、智能通讯录等软件。技术上的进步、项目中的磨炼,助其在校期间就创办深圳声牙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家乐福等知名客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校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如火如荼般开展。学校每年投入超过500万元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还设立每年200万元的专项基金,支持创新创业竞赛。

  在这些制度的激励下,该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据统计,有超过5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就参与了各类科研项目训练,并在学校指导下一步步走向创业道路。

  孵化:三层次推进创业教育

  在华南理工大学,像陈第、邓佳鸣这样从创新走向创业的牛人不胜枚举。该校不仅树立了“创业以创新为基础,创新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还推行培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和实行创业实践3层次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志超介绍说,培养创业意识就是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这是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设立“跨学科交叉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等5个层次专门课程群,让学生了解、学习创业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硕士研究生吴少武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十分认可。吴少武大四时就成为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致力于打造五星级的华南地区汽运服务。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一开始除了激情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人脉,没有资金,更没有经验,而这些都是创业最需要的。创业知识的教育,对创业学生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

  经过第一层次积累后,学校会组织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参加各种“真枪实弹”的创业技能训练,如创意工坊、创业沙龙等。这一过程让学生全面感受、体验、参与创业过程,为下一步的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最后,对前两个层次中脱颖而出的团队和项目,学校会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帮助其进行创业实践,如成立工作室、参加大型企业的二次创业等。

  该校学生创业团队BetterW,研发了基于无人机的交通事故取证系统。学校将其引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不仅为其提供资金资助、场地设备和实验环境支持,还为他们配备了校内专业顾问和校外实践导师。

  成长:扶上马后送一程

  80后学生胡云睿,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后,用勤工俭学赚来的两万多元钱成立劲诺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学校科技园为他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如今这家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替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其产品之一被用在了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上。

  电信学院硕士研究生郭珊山与团队依托学校人体数据研究中心芯片设计实验室,研发出了具备实时监测等功能的便携式哮喘病检测系统。学校为其配备导师,支持他们参加社会竞赛,获得了首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得到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从文化氛围到体制机制,从科研训练到参加竞赛,从提供资金场地到宣传推广……一直以来,对于创业学生和创业项目的扶持,该校可以说得上是全方位、不间断,扶上马后还要再送一程。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王海,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学生为主题的众筹餐厅——“比逗餐厅”,实现盈利后,学校对其扶持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将其推向更高的平台——在学校支持下,王海参加了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赢得在校生组别第一名,不仅获得了5万元奖金,还无偿进驻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华南理工大学近日又出台了长达44条的《华南理工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力求形成创新创业工作的合力。

  这一方案有多详细?刘志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方案规定学生可以将创新创业成果替代一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而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也可以计入教学工作量。详细的换算标准免除了师生后顾之忧。

  该校在密切关注创业成功校友的同时,更将其视为学校的宝贵资源。不久前,陈第等受邀回母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他们的创业实践释惑答疑。学校还与胡云睿联合成立了创新工场,聚集起数百位企业家、大学教授、青年创业者,为创业学生提供各种支持。

编辑:边英娜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