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全国正文

2018在浙江招生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出炉

2017/1/12 11:38:48   来源:浙江在线    

  高二同学要注意啦!日前,2018年在浙江招生高校选考科目要求正式出炉。

  和传统高考相比,新高考对浙江考生有个特别要求——先知先觉,提前两年就要完成“7选3”,确定自己的3门选考科目,而选择的首要依据就是高考当年招生高校各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所以,2018年的选考科目要求提前两年就出来了。

  高二同学赶紧查查看,你们的选考科目和心仪的高校专业有没有对上号?高一的同学也可以提前做个参考。

  昨天,钱报记者仔细查阅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地多所名牌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发现,高二的同学们,如果想读名校,好好学物理吧。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本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5.9%,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4.1%,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4.9%,2门的占8.2%,3门的占30.9%。

  也就是说,2万多个专业中,一半以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中,你选任意3门,都可以报考。

  和2017年相比,2018年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略有下降,2017年这一数据为46%。从这个角度来看,2018届高考生“7选3”的选择余地更大。

  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选考科目要求。

  在10980个设定了选考科目的专业(类)中,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中了物理,占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学,占了六成多,再次是技术,占了四成不到,接着依次是生物、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

  相比2017年的数据,总体比例基本相仿,物理仍是最受高校重视的学科,生物略有上升,历史和政治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在“选考科目”范围上有细微调整。

  以最受浙江考生关注的7所名校为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18届高考生“7选3”的选择余地更大,但名校对物理这科的“偏爱”依旧。钱报记者发现名校的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超过半数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仅为物理,即必须选考物理,届时才有机会填报志愿。

  未来,物理才是名校实实在在的敲门砖。

  不过从今年10月的选考数据看,物理还没有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杭州市的数据显示,7门选考科目中,选考最多的是化学,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从5173人至4773人,选考最少的是技术,2007人。物理选考人数仅列倒数第三位。

  据统计,2018年,考生选考物理即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物理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达到91.6%,化学达到84.1%,技术达到71.9%,生物达到70.5%,历史达到63.7%,地理达到62.4%,政治达到61.3%。虽然选考物理的选择余地最大,但如果放弃物理,选择另外三门科目,其选择面综合起来,未必比选物理小。

  物理被忽视的现象如今已经引起高中、高校的集体重视。为应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情况,多所重点高校招办主任透露,2017年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会有变化,高中生想进入国内顶尖高校,物理将是绕不开的一门学科,未来高考招生也一样。

  因此,以名校为目标的小伙伴们,记得捧好物理这块敲门砖哦。

  北京大学

  电子信息类2017年选考科目只有物理,2018年增加了技术,也就是选考了技术或者物理的同学,都可以报名;2018年新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选考科目不限。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物理、历史;信息资源管理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物理;农业经济管理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物理,这三大类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不限”;2018年新增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实验班)、设计学类,其选考科目要求是“不限”。

  浙江大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思想政治、地理,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不限”;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2017年选考科目为物理、技术,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物理。

  2018年新增了5个专业(类)——生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ZJU-UoE联合学院),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工科试验班类(中外合作办学,ZJU-UIUC联合学院),选考科目为物理;医学试验班类(预防医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试验班类(“5+3”一体化培养), 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化学;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选考科目为物理。

  与2017年相比,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选考科目”要求上没有变化。

编辑:李傲然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