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国内教育正文

教育改革要深入内里动真格

2017/1/20 11:55:44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事关人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投入、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办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培养人”的问题,仍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有的问题甚至愈演愈烈,衍生出其他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办一流的教育,培育一流的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方向,通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但是,我们的教育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期望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教育改革不仅要动皮毛,更要深入内里。一句话,要动真格的,寻根究底,这样才能还教育一片绿水青山。

  问题是改革的向导。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书包问题,也就是学生负担问题。不少人抱怨,过去孩子们上学是乐事,没有教辅资料,只有几本教材,课业负担轻;现在孩子们书包越来越重,有的地方书包已经换成拉杆箱,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孩子起早贪黑,每天十几个小时花在上学和做家庭作业上,有的节假日还要上补习班。如果要问天下最累的人是谁,回答可能是一致的:中小学生最累。二是眼镜问题,也就是视力不良。现今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确实令人担忧。到中小学校,进课堂教室,常常看到一堆书后面的半截面孔,鼻梁上闪光的眼镜片。据有关部门统计,现今视力不良学生的比例,小学生已经达到40%,中学生为70%,大学生为80%强。三是心理问题。不时有媒体披露,长时间的精力消耗,造成学生精力不济,身体素质下滑,厌恶上学,意志薄弱、有心理疾病者不少。很多地方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教育异化为单纯的升学追求。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就是要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尊重人的价值培养。当前,国家教育部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提出,使素质教育更加具体,使学科教学、考试评价更能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但是,如何使之落地生根呢?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以为,知识教学要减负,身体素质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要强化。具体来说,学科教材的知识量要减少,知识难度要降低,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传授知识应强调综合性和运用性,减少人为切割知识分科的现象。

  减少课堂教学时量,增加体育运动、户外活动课时,增加团队班级诸如春游、秋游,到农村、工厂、社区体验生活、见习劳动和社会实践锻炼的时间。学生品格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和体验,增加中小学生实践、体验的环节,减少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教学。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制定一套相对完整、合理的成绩采集制度。将学生三年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体育锻炼、艺术修习等纳入综合考查成绩采集范围;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两考合一”。根据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将高中阶段必修课程纳入考试科目。考试题目A、B设卷。A卷是基础题,着重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准。达到规定标准的即可认定学业水平达标,准许高中毕业;B卷是选拔题,着重考察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潜力和能力。A、B卷面可全部也可按一定比例记入高考总分;高等学校在高考招生中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学科需要,在国家统一考试基本要求和参考平时综合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对于某些学科知识的选拔要求。

  大学专业设置要与社会行业需求相适应,既要提高知识的专业性要求,也要关注知识的适用性,提倡学以致用。要进一步加大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力度,也要建立适当的选拔机制,以确保研究型人才的选拔和研究型大学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加大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的力度。要正确区分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的界限。教育公平是指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的教育,教育能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持;教育公正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由于每个人的自身特质和理想志趣都不同,需要的教育支持也不同。政府在确保教育公正的同时,应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选拔机制,确保特殊人才能够得到及时的教育支持。既不能因为精英教育而损害平民教育,也不要因为强调平民教育而丢掉精英教育。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高素质的国民,同样也需要各行各业拔尖的人才。

  最后,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力度,督促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李傲然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