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国内教育正文

育儿支招:家长可用“契约”规范孩子玩手机

2018/1/12 11:14: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的双刃剑功能确实让家长很头疼,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问题。孩子感觉被监控和父母不放心的矛盾确实很难处理,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冲突和矛盾。

  学校会布置一些需要在线完成的作业,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有时间约束。例如,完成一份问卷,大约需要10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长内完成,应该比较合理。作为家长,遇到上述情况,可以同孩子共同约定一个时长,达到规定时间,要求孩子关机或者停用手机。“契约”不仅能化解不必要的纠纷,又能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但是,如果家长的处理方法不明智,而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学校的要求“不合理”,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给孩子可趁之机,利用家长的怨气刻意制造一些家校矛盾。

  手机管理现象的背后,家长应该深思考教育的一些本质问题。事实上,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人”的职能,教育所期望的未来社会人,不仅要能够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而且还要“用好”。目前,人工智能日渐成为我们生活重要部分,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主宰者,否则,我们的孩子可能不适应未来社会。对于学生,电子产品既是诱惑又是学习工具,家长和老师是协调者和指导者,大家的责任不是完全切断孩子和电子产品的联系,而是不让手机主宰我们的孩子。

  怎样管理手机更有效呢?好的方法是立“契约”,即家长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的时长、内容等。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把生活事件同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此外,契约精神的本质是平等和守信,家长如果把这种教育策略贯穿于家庭教育,会对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大有裨益。生活中,许多情况下都可以立契约。孩子去同学聚会,可约定时长、是否喝酒等细节问题。久而久之,当孩子接受并习惯这种管理方式时,他们就会自觉遵守契约,并习得诚实守信的品质。契约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如说孩子应该承担哪些家务劳动,完全可以通过契约实现。

编辑:李傲然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