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山东教育正文

潍坊高新区教育创新服务“在路上”

2019/2/28 16:30:47   来源:中国山东网    

  坚持开放办教育,主动靠前服务,听取一线干部教师和广大居民的心声,只要学校、幼儿园有需求,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潍坊高新区教育创新服务“在路上”。

  转变理念,靠前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教育是第一环境”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作为最普惠的民生,作出了“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的庄严承诺。近年来,高新区党政及各部门创新教育服务理念、主动靠前服务,围绕“办全国一流教育”的目标,通过“教育点菜、政府配餐”的方式,持续高标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一是强化方向引领。201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打造现代化教育名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全区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精准引领全区教育和学校发展方向。聘请浙江大学高水平团队,修订《潍坊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17-2035年)》,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超前部署“小班化”教育。二是优化提升校园环境。三年来,高新区累计投入2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1所,新增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4万个,全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全面消除。三是加快人才引进。制定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团队)的实施意见》和《编外教师引进与管理办法》,建立了事业编招聘、聘任制招聘、校园招聘、高层次招聘“四位一体”人才引进体系,连续三年年均招聘教师数量保持在200人左右,全区县市级以上教学能手达到400人,占比达到38.17%。同时,在全市率先设立名校长、名园长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励资金,每年教师节期间区财政斥资900万元进行集中表彰,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四是提高经费标准。大幅提高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初中达到1510元/生,小学达到1210/生,居全市最高,学校发展经费不足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工程,2015年以来,投入285万元,受益家庭2000多个,累计减轻居民负担2478.6万元,分担周边公办幼儿园学位需求750个。2018年,为全区中小学生免费配备正装校服18331套、免费更换靠背式课桌椅4596套,优化教育服务供给,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转变方式,靶向服务,找准撬动学校发展的着力点

  高新区努力实现从管控者到服务者、引领者转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围绕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用“解渴”的服务,让学校挣脱束缚,腾出精力,专注教育教学,实现特色发展。为此,高新区建立季度征求中小学、幼儿园困难问题制度,把征集到的大事小情建立工作台账,并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迅速转发到相应职能部门,进入解决通道。2018年,共帮助学校破解困难145个,累计破解学校、幼儿园发展难题623个。

  针对择校热现象、个性化共享课程资源不足等共性问题,集中攻关,组织开发建设中小学招生系统,实现了新生网上报名、线上材料审核、入学结果反馈、自动生成入学通知书、一键分班等“一站式”解决;启动CCTALK网络直播云课程建设,开发385节暑期在线公益课程,在线自主学习人数达到56余万人次。

  针对学校自主发展中出现的“天花板”现象,设立“学校自主发展”项目,全区每所学校从校园环境文化、德育品牌、传统文化、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五个方面自主选择发展的重点领域,由教育局统筹聘请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智库和最前沿的专家团队进行专业引领。

  针对不同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定向突破,组织区教研室深入学校上门开展个性化、订单式教学指导和培训,并先后为东明、北海学校引进首都师范大学COP项目,为实验、浞景、钢城、凤凰四所学校引进华东师范大学自分教学项目,为凤凰学校、金马公学引进北京大学游戏化教学项目,为学校持续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针对中心城区上下学时段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探索实施“3+N”社会融合教育模式,以东明教育集团为试点,公安、城管、卫计、街道、社区、教师、学生、家长等全方位协作参与,既破解了城市交通“中梗阻”难题,又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针对社区群众对教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组织区内各中小学加强与社区、街道互动,开好家长课程,丰富学生学习资源与实践平台,做好校内相关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开展家庭教育、校长大讲堂进社区等活动,实现了校社相互融通、资源共享,一体化提升。

  转变作风,创新服务,形成提质增效的服务闭环

  高新区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充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转变作风,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中小学发展的能力。

  首先,转变工作作风。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推行“七个一”工作法。对学校的所有服务需求,均做到一份计划、一张清单、一人负责、一次安排、一盯到底、一次办好、第一时间反馈,提高服务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精准性。

  第三,完善购买服务机制。先后引进潍坊高新区军盾安保有限公司、山东新科建工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福茂祥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等,为学校提供保安、消防、校车和安全评估服务,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享受服务的良好格局。

  第四,实行教育服务评价。每学期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对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成效等进行全方位评价,广泛征求校长、园长对后续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了提质增效的服务闭环,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李傲然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