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国内教育正文

同唱一首歌 祝福新中国——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献歌新中国70华诞

2019/9/30 17:05:02   来源:新华网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歌声响彻校园,师生深情告白。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师生共同唱响《今天是你的生日》,祝福伟大祖国,展现新时代青少年与祖国共奋进的爱国情、报国志。

  祝福:用歌声唱出自豪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在老校区唱起了这首祝福祖国的歌曲。作为学校初创之地,这里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开学典礼,见证着中国青年心系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赤子之心。

  同唱一首歌,唱出的是对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的无限自豪和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在方志敏烈士的家乡江西上饶、在西南边陲……华东师范大学学子们与各地支教学校的中小学生们一起,以“虚拟对唱”的形式祝福祖国生日。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的同学们与附属小学的小朋友们共同唱起《今天是你的生日》,在湖光塔影中告白祖国。

  复旦大学与新中国同龄的退休教师以及10月1日当天生日的2019级新生们汇聚在一起,在胸前以双手拼成爱心模样,献歌祖国。厦门大学师生、校友们,与附属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共同欢唱,跃动的国旗、欢乐的笑脸汇成一句“我爱你中国”。

  浙江大学邀请名字中含有“国庆”的师生同唱,乘坐“紫金港”号校船在碧浪清波中放声高歌;内蒙古大学各民族学子选择了草原独特的庆祝方式——那达慕,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各地中小学师生们也用各种方式唱响对祖国的祝福与热爱。

  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的孩子们在周恩来纪念广场唱响真挚的歌声;河南郑州十九中的少年们舞动的身姿青春蓬勃;重庆八中学生们用一段《少年中国说》让朗诵与歌声交融;北京延庆第二小学学子们嘹亮的歌声饱含深情;河南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手持国旗,为祖国放歌,用最动听的歌声唱出心声、唱出自豪。

  凝聚:在传承中诠释真心

  同唱一首歌,凝聚师生情,传递的是几代人砥砺奋进的情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黄旭华院士毕业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他投身祖国核潜艇事业至今,领导实现了我国核潜艇装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壮举。在合唱现场,他告诉青年人:“同学们,让祖国更好,这是我们的责任。”

  课堂上、实验室里、野外台站、祁连山下……兰州大学师生和校友把歌声献给祖国。“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兰州大学任继周院士勉励年轻学子:“我现在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还想要为祖国多发一份光和热。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学习,用一个又一个脚踏实地的成绩回报祖国。”

  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大家唱起同一首歌,满怀的是激情,传承的是奋斗。

  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的院士、老教授与青年学子接力同唱,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爱校心,传递给青年学子。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校友们,在天南地北与在校师生实时共唱,献礼祖国。

  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学生王娟说:“青春逢盛世,奋斗当其时,我希望自己能秉承学校西部红烛精神,锤炼本领,提升素养,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人才。”

  职业院校师生们也用不同方式礼赞祖国,礼赞新时代。北京商业学校同学们穿上各具特色的职业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们编排手语、快闪、舞蹈,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歌曲演绎中加入豫剧元素,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操作间中表达“技能报国”的宣言……师生们用丰富多彩的演绎方式释放着爱国热情。

  报国:在奋进中前行追梦

  同唱一首歌,表达的是不断追梦的坚定执着。

  延庆山麓,长城脚下,北京交通大学学子们在百年车站——青龙桥火车站深情表达对新中国70华诞的美好祝愿。京张铁路隧道专业设计师、北交大校友张宇宁与母校师生同唱祝福之歌,他说:“跨越古道雄关的京张铁路,如今又开始描绘2022年冬奥会的中国故事,我们奋斗在一线!”

  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极中山站,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生李冰轻声歌唱。他说,无论身在何方,心永远朝着祖国的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的歌唱视频中,黄文秀等一批又一批优秀校友扎根基层教育报国的平凡事迹,激励着青年学子。学生们用歌声,表达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使命担当。

  上海财经大学学校合唱团招募新同学后,组织的第一堂教学课,就是练习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指导教师张天表示,在合唱训练中潜移默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更能激发大家的报国情感。

  在北京中学、北京八十中等学校校园里,歌声满载着少年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学生朱迪说:“我们年轻一代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以我为傲。”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