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山东教育正文

50余万山东学子开学第一周,情况如何?

2020/4/23 17:24:28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全省高中(含中职)毕业年级复学已一周,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截至4月22日,全省已有790所高中(含中职)学校共541393名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开课,教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疫情之下,在校备战高考,学生心态调整如何?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学,学校是否面临新的挑战?记者通过走访多所中学,切身感受疫情期间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4月22日中午11点30分,齐河一中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排列有序走出教学楼,按照地面上崭新的黄白标识,前后左右均间隔一米,靠右行走前往食堂。

  这所深受当地家长认可的高中,一周前迎来了2700多名高三学生,防“疫”压力着实不小。从入校“五项”资格审查到就餐固定餐位,从小班单桌上课到错时错峰洗涮,齐河一中全力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确保学生校园生活安全平稳。看到学生们从昔日的“任我行”变成现在的“靠右行”,副校长陈显亮感慨颇多:“我们学校学生近7000人,以前一下课,大家一涌而出,把学校每条道路都变成‘单行道’,忽略了‘靠右行’的文明礼仪。但现在,不一样了!”

  避免聚集是校园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高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如何引导学生们尽快适应特殊时期的校园生活,齐河一中费了一番功夫。借鉴交通路面规划的经验,学校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分流机制。开学前,校园所有道路、学生活动区域,都被标上醒目的标识线,学生行走要按照标识前进。

  陈显亮告诉记者,4月15日晚上,“开学第一课”之后,所有的高三学生来到校园道路上开现场主题班会:“学走路”。“学生们沿着新标识,在道路上走一走、试一试。很快,大家就熟悉了新的行走规则。”他说,“规则意识、规则教育十分重要。学生不只是学习走路规则,更要遵守社会规则,才能走好人生路。疫情防控中,也有教育契机。”

  寿光现代中学高三(3)班学生小高在疫情防控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

  为了实现全校封闭管理,寿光现代中学近600名高三通校生转为住校生,小高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周的调整,他已完全适应在校生活。他说,规律的生活作息帮自己找回积极的备考状态,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没想到,我自理能力也提升了,为以后进入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此次,寿光现代中学2158名高三学生返校,还发现校园里多了新事物——一道500多米的护栏网。校长孙安源介绍,建校以来,学校教学区与家属区一直未能分离。为做好复学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实行两区物理隔离,破解了“20年来未解之难题”。

  除此之外,每个教室新安装紫外线消毒灯,趁学生午晚休时间,每天对教室进行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学校还购置26个保温桶在餐厅、广场“一”字排开,由志愿者时时添水,确保学生既可以随时喝上温开水,又能有效减少聚集。为了方便学生们住校生活,学校提供“代购服务”,由教师每周两次为学生们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并每晚八点半为学生提供加餐服务,比如鸡蛋、香蕉、八宝粥等。

  眼下,学生们刚结束模拟考试,老师们正在进行集中补漏与个性辅导。孙安源说,摸底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后,学校采取了综合检测和重点专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二轮复习,确保三轮复习如期进行。

  把疫情防控知识落到试卷上,聊城二中选取古代名医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人物传记片段,作为阅读理解题目;梳理新冠病毒生物化学知识点等。高三年级主任张金福说,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们将防“疫”知识与学业学习建立联系,在学习中增强防“疫”认知。

  充分利用仅剩的两个多月备考时间,学校针对学生学情进行调整,将原本定于4月20日结束的专题学习,延长至5月上旬,巩固二轮复习成效。“虽然我们一直坚持每周五举行线上班会,观察调整学生学习心态,但开学这一周来,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心理焦虑烦躁,为此,将于本周六举行‘疫情之下 决战高考’的励志分享会,为学生们加油打气。”张金福介绍。

  特殊时期,学生心理状态十分关键。虽然高考延期一个月,但备考时间十分紧迫。因疫情茫然恐慌,因高考焦虑烦躁,积极排解学生负面情绪,省实验中学西校区高三学部副主任张世彬介绍,学校积极开展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讲座、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学宣讲,引导学生积极备考。学校还配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并设有“解忧杂货铺”和早晚安问诊制度,为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提供畅通渠道。接下来,学校还将通过测试及预警设置,早发现、早干预,帮助学生们身心健康备考。高三学部副主任樊克才说,学校还每周二安排专门时间,播放抗“疫”专题片,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自我激励、努力备考;并合理安排体育文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体训练。(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一颖 王原 报道)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