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教育 校园快讯正文

杨争光漫谈叙事文学经典与叙事文学传统

2021/4/22 11:40:32   来源:中国山东网    

  4月19日晚,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驻院专家、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杨争光先生做客“文学大讲堂”,在山东大学知新楼作学术讲座,题为“叙事文学经典与叙事文学传统漫谈”。讲座由文学院丛新强教授主持,近百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杨争光提出了构成叙事文学经典的三大元素,即立意、形象、技术,讲座的全部主题即是对这三元素的系统阐发。关于立意,立意往往能决定一部作品的品质和格局,而立意需要认知,没有认知,立意即缺乏新意,好的认知需要发达的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支持。相对于文辞上的铺排,决定一部叙事作品美学品质的更是与认知有关的价值判断。关于形象,形象是人类映现和探视自己深层精神的重要媒介,而形象塑造需要理性认知与可感性的交融,丰满的同时最好兼具趣味。从形象中可能产生立意,好的立意可以激发而不是扼制想象,在中西文学形象长廊中,他更偏爱精神性形象和符号性形象。关于技术,既然故事需要编织,情节需要逻辑,细节需要精准,叙述需要语言,一个作家就不能忽视技术上的训练,但不可陷入技术主义的陷阱,因为常规的技术是可以传授、人人都能习得的,而非常规的核心技术是独属自己的立意、形象和语言,这些是无法靠模仿他人得来的。 从《过于喧嚣的孤独》、迪伦马特的戏剧和小说到《堂·吉诃德》《静静的顿河》,大到《城堡》的世界观设定,小到《白鹿原》中的一绺头发,发隐抉微的征引在讲座中层见叠出,显示了主讲人广阔的阅读视野。在对世界文学殿堂作过一番巡礼之后,杨争光对中国的叙事文学传统表示遗憾,与西方历史上的辉煌相比,中国叙事文学的积淀远远不够,今人还需多多努力。

  丛新强老师感谢杨争光先生的精彩演讲,认为同学们最宜从他身上学习怀疑的精神和勇气。提问环节,在场师生就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关系、《水浒传》影视改编、原创性与市场化等问题与杨争光交换意见,讨论充分而热烈。(通讯员 鞠啸程 摄影 赵雨航)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